必赢net.95

      400-0454-668

      亩产1600斤 !2米高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

      2021-08-31 08:04:21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  近日,重庆大足2米“巨型稻”试种成功,高度是常规稻2倍,预计亩产1600斤以上。稻田里还可搞稻鱼共生项目。

            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,15亩“巨型稻”随风摇曳泛起一波波绿浪。9月底,首次在重庆大足试种就取得成功的“巨型稻”将迎来丰收的日子。这些巨型稻平均植株高达1.8米,高可达2.25米,比一般高出近一倍。

            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介绍 ,巨型稻今年4月在长虹村育苗,5月插秧,目前从出穗和灌浆的情况来看,亩产在1500—1800斤左右。

    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

            常规水稻高度一般一米左右,能承载的穗粒数有限。想提高水稻的产量就得让水稻长得高大健壮,于是从优质水稻中挑选出高大健壮的稻子做种源,运用突变体诱导、野生稻远缘杂交等育种技术 ,经过十余年时间,培育出了现在的“巨型稻”。陈杨仆称,巨型稻很长很粗壮,可以在田里蓄很深的水,达到60公分到80公分 ,这个深度就可以搞稻鱼共生的项目:养鱼,养虾 ,养蟹 。从明年开始,这种巨型水稻将在重庆大足大面积推广,将有几千亩巨型稻参与稻鱼共生的项目。

            如今,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试种了巨型水稻 ,其高度可达2米,高甚至达到了2.2米 ,这比绝大部分人高得多。那么 ,这种巨型稻有什么优势呢?

            上个世纪,科学家对水稻进行矮杆化和半矮秆化育种,让水稻产量大幅提升,既然如此 ,为何又要培育这种高大的巨型水稻呢 ?

            事实上,巨型水稻并不是弱不禁风 。它们的秆茎粗壮,直径超过1厘米,再加上它们也都是成簇生长,根系很深 ,所以抗倒伏,在一般的田地里种植不是问题。

            在2007年,中国科学院的夏新界教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、野生水稻远缘杂交等技术,首次培育出了巨型水稻,开创了巨型稻研究的先河,所以他也被誉为“巨型稻之父”。

            夏新界 ,男 ,1959年12月出生,湖南安化人 ,博士。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(长沙)研究员 、博士生导师,作物耐逆境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 。

            经过多年的培育和试验,巨型稻终于在重庆的试验田中种植成功 ,它们的高度是普通水稻的两倍 。由于巨型稻的体积大,它们之间的种植间隔也要更大,种植密度缩小一半,但它们的分蘖多,每蔸能长出40个稻穗,每根稻穗结出的谷粒数是普通水稻的一倍多。综合而言,巨型稻的产量并不低,亩产预计超过1600斤。

            除了抗倒伏之外 ,巨型水稻还能抗病虫害 ,不用打农药,不用化肥,并且具有耐盐碱、耐淹涝的优异性能 。不仅如此,巨型稻产出的米质很好,可以达到有机大米质量标准和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 。

      夏新界查看巨型稻

            十年如一日深耕不缀,他带领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的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湘巨1号、湘巨2号等巨型水稻 ,并于2013年在常德西洞庭种下巨型稻“试验田”,首次试种成功 ,亩产突破1000公斤。2016年,夏新界带领课题组和湘丰集团合作 ,在长沙地区种下批巨型稻,向着袁老的“禾下乘凉”梦想又近了一步。

            来源丨科学植物前沿

            编辑丨农财君

            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

            新时代 新种业   

            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