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赢net.95

      400-0454-668

      中国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

      2023-03-11 16:25:56

       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后,恢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。一如此前各界所预期 ,中国在两会期间密集释放政策信号,提振市场信心。


        居民获“民生红包”


        今年以来,随着中国各地全力“拼经济” ,一度低迷的消费开始显现暖意 。据官方数据,春节期间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.8%,国内旅游收入达3758.43亿元人民币。


        分析人士认为,要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 ,巩固消费回暖态势 ,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,稳定就业预期。此外 ,住房、养老、育幼等方面民生之困也应加紧推进解决,才能使人们少些“后顾之忧”,敢于消费。


        对此,官方已作出明确回应 。根据政府工作报告,今年中国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报告还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从去年的“1100万人以上”提高到“1200万人左右”。


       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 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,并表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,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。


        相关部委也在释放信号。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称 ,今后将创新就业、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,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,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,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车 、养老服务 、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领域的消费 。


        民营经济获“定心丸”


        受疫情、国际环境急剧变化等种种超预期因素影响,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。考虑到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,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对中国经济全面恢复意义重大 。


       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切实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后,此次两会期间,官方再次给民营经济递上“定心丸”。


      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,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,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,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、竞相发展的环境,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。


        一些具体行动正在路上。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透露 ,今年将针对个体工商户开展分型分类帮扶工作,会同有关部门在社保、税费等方面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工作 ,逐步加大支持力度,提高精准帮扶水平 。此外,还将积极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创业培训、招聘用工 、法律政策等信息服务。


        经济反弹或好于预期


        提振市场信心根本之策,在于使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。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所言,预期转强的根本出路是扭转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的趋势。如果经济持续减速 ,悲观预期将进一步自我强化 ,对供给和需求造成更大冲击。


       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 ,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5%左右。多位分析人士认为 ,基于多项有利条件,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。


        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 ,今年中国赤字率拟按3%安排 ,较去年“2.8%左右”的目标有所上调,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,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助力。


        从各地情况看,31个省份中有27个经济增速预期目标高于 ,其中23个省份为5.5%或以上。地方的发展信心和务实举措,为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、打下了基础。


        政协委员 、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称,从今年年初情况看,中国经济反弹可能比原来预期有所提前。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好转向上 ,会让中国人民得到好处 ,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回升。(记者 李晓喻)


        转自 :中国新闻网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