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赢net.95

      400-0454-668

      5月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加力

      2023-06-17 16:48:42

     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持续显效——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


      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5月份,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持续显效,生产需求稳步恢复 ,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 ,转型升级持续推进,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。


      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,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,世界经济增长乏力,国内经济恢复向好,但市场需求仍显不足,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加力。


      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


        5月份,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。付凌晖表示,这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,剔除基数因素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。


        生产供给持续增加。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服务需求持续释放,带动服务业增长。5月份,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.7%,保持较快增长 。加之假期效应带动以及上年基数较低,接触型服务业增长较快 。5月份 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5% ,环比增长0.63%。扣除上年同期基数升高的影响 ,两年平均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 ;环比增速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。


        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 。5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.7%,其中餐饮收入增长35.1% 。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%,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.5%和6% ,保持较快增长。


        “国内市场需求延续恢复态势,工业企业部门经营有望逐步改善。制造业整体逐步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,有助于带动工业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回升,产出将逐步向趋势水平收敛 。”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 。


        外贸韧性继续显现。面对外需收缩的困难局面,我国积极开拓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贸易,稳定传统贸易伙伴的外贸市场,推动外贸促稳提质。5月份,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.5%,与部分新兴经济体外贸下降形成鲜明对比。


        此外 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。前5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.8%,保持较快增长。消费投资结构优化,绿色转型持续深入 ,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 、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%和57.7%。


        “数据反映了经济复苏的不均衡、结构分化以及薄弱环节。”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,当前国内经济修复生产端来自服务业的贡献,需求端来自消费的恢复性增长 ,经济运行在内生动力、社会有效需求等方面依然面临一些短期困难。


        就业形势总体改善


        5月份,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2%,与上月持平,今年以来整体呈下降态势。分年龄看 ,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继续下降 ;从群体看 ,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继续降低。


        付凌晖表示,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,一是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,对就业带动增强;二是服务业增势较好 ,促进就业容量扩大;三是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 ,助力就业改善。但也要看到 ,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 ,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,高技能人才短缺,“求职难”和“招工难”并存 ,仍需加力促进就业供需总量平衡 、结构合理。


        数据显示 ,5月份 ,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0.8%,再创新高 。对此 ,付凌晖表示,初步测算 ,5月份 ,16岁至24岁城镇青年人总量约有9600多万,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人,其中有2600多万人已经找到工作。目前来看,青年人中失业的总共600多万 。下阶段 ,随着经济持续好转,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较好支撑 。


        物价方面 ,5月份CPI同比上涨0.2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 ;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.6%,保持基本稳定。付凌晖表示 ,CPI涨幅总体低位运行 ,核心CPI涨幅也处于较低水平,主要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、世界经济低迷 、国内需求仍显不足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 ,总的来看是阶段性的。随着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,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到合理水平。PPI降幅扩大 ,加大企业经营压力,不利于企业效益改善 。下一阶段,要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,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推动生产和需求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,带动工业品价格回到合理水平。


        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


        庞溟认为,从各项数据来看,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季度的反弹幅度高于预期,但此后经济修复形态进入常态化增长的速度也快于预期 ,有可能部分抵消去年二季度的低基数效应 ,应客观、全面 、理性地看待二季度经济增长表现 ,并充分估计三季度 、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。


        “从5月份情况看,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环比增速有不同程度改善。今年以来,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前期受到压抑的生产需求出现了反弹 。”付凌晖表示 ,由于去年基数较低,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一季度 ,到了三 、四季度,随着基数提升,经济运行会回到常态化增长水平,经济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有很多有力支撑 。


        首先,消费拉动作用逐步提升 。一季度 ,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.6% 。前5个月 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.5个百分点 。当前,就业形势总体改善,有利于居民增收,提高消费能力。各部门积极出台促消费政策,将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。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,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,也有利于扩大消费 。


        其次,创新动能积聚增强 。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积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,生产高端化 、智能化 、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,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。前5个月,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.3%,都保持了较快增长;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、多晶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.4%和84.2%。创新发展动能增强,将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,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,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        再次,改革开放红利继续显现 。今年以来,我国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积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,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,大力稳定传统贸易伙伴贸易,积极扩大与RCEP 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经贸合作 ,成效不断显现。


        付凌晖表示,目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,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,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收缩外溢效应显现,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。国内市场需求不足,价格走低,经营主体困难较多 ,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不牢。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,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,韧性强、潜力大 、空间广的特点明显,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来 ,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,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。(记者 熊丽)


        转自:经济日报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