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赢net.95

      400-0454-668

      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彰显出发展强大韧性

      2023-07-19 16:56:05

    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5%——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


       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 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5% ,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.5%,二季度增长6.3%。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,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,彰显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。


        总体来看 ,上半年,我国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。同时 ,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,世界经济复苏乏力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。


        5.5%是含金量较高的增速


        “上半年5.5%的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%的增速,也快于疫情3年年均4.5%的增速,经济回升态势比较明显。同时 ,5.5%的经济增速,也是含金量较高的速度 。”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。


        5.5%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是较快的增速 。今年以来 ,全球经济增长低迷,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,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,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近期,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恢复向好。


        5.5%的经济增长是结构改善、动能优化的增长。从需求看,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,转为今年的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 。其中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。上半年,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.2%。从生产看 ,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,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,服务业贡献大幅增加。上半年,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.1%。


        5.5%的经济增长是创新驱动、发展方式转变的增长。上半年,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.5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.9%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.8% 。同时,绿色转型成效明显 ,与经济增长协同作用增强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% 、54.5%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.4% 。


        5.5%的经济增长是高水平开放扩大、贸易结构优化的增长。我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 ,促进贸易结构优化 ,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往来 ,效果不断显现 。上半年,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.1% ,其中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65.5%。贸易多元化发展向好,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较快。


        5.5%的经济增长是就业扩大 、民生改善的增长。今年以来,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下降 ,6月份降至5.2%,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 。就业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增加。上半年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.8%,比上年明显加快,经济恢复向好带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 ,促进消费支出增加。上半年,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7.6%。


        5.5%的经济增长是粮食、能源安全得到巩固的增长 。尽管夏粮生产在收获时期遭遇“烂场雨”不利影响 ,但仍然实现丰收,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 。上半年,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.7% ,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用能。


        不存在通缩现象


        数据显示,6月CPI同比持平 、PPI同比下降5.4% ,社会上有关通货紧缩的讨论增多。对此,付凌晖表示,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现象,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。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,从经济增长、货币供应等相关指标来看,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条件 。


        从价格看,上半年,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,国际能源价格回落 ,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。同时 ,国内车企降价促销、猪肉价格转降,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 ,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回落。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7% ,比一季度回落0.6个百分点。


        “总的来看 ,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,是阶段性的。”付凌晖表示 ,从供给看,疫情期间,我国大力实施助企纾困,保障了量大面广经营主体的生存。疫情影响消退后  ,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、强大的生产能力,市场供给快速增加。从需求来看,过去3年受疫情影响,居民和企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,相应的市场需求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。生产和需求恢复不同步,一定程度上造成CPI涨幅低位运行 。


        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,也是导致CPI涨幅阶段性回落的重要原因。付凌晖表示,未来,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、市场需求逐步扩大、经济循环畅通 ,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。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,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。


        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


        “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.3%,表明经济边际改善和稳定恢复态势没有改变 ,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 。”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 ,应充分估计三四季度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 ,充分估计协调平衡稳增长、稳就业、防风险等工作的迫切性 。


        付凌晖表示,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韧性强、潜力大、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,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。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,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。


        下阶段,就业形势继续改善 ,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,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 。同时 ,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、绿色智能家电等促消费政策显效,将有利于扩大消费,促进经济恢复向好。居民文化旅游、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,研发设计、商务会展等生产性需求增多,将带动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,助力经济稳定运行。


        此外 ,创新动能持续增强,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;绿色发展动能充沛,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将助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,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,着力扩大国内需求,畅通经济循环 ,将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。


       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,随着国内经济循环畅通,促消费和扩内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市场信心有望逐步恢复,经济复苏动能将进一步增强。


        “从全年看 ,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 ,但随着就业改善 、居民收入增加、内需拉动逐步增强、供给结构优化调整、新动能成长壮大,经济将稳步恢复,发展质量将继续提升。因此 ,必赢net.95完全有信心、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。”付凌晖说。(记者 熊丽)


        转自 :经济日报

        XML地图